学生工作

队伍建设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队伍建设

芙蓉学子竞芳菲,青春力量促振兴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实践纪实

七月流火映苗乡,青春逐梦踏征程!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动力,712日至22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芙蓉学子实践团赴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柳林村,开展“芙蓉学子·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村容焕彩添新韵,政策入家护民心

在村内道路旁,实践团成员积极主动、挥锹扬帚,认真清理杂草杂物30余处,为200余米长的河道进行全面基础清洁,累计清扫、清运各类混合垃圾26大袋。他们的辛勤劳作让村道焕然一新、清爽宜人,院落布局错落有致、秩序井然,乡村“颜值”显著提升,宜居氛围在每一条巷陌中温暖流淌。

走村入户时,他们化身政策知识的传声筒”。家常话拆解冒充客服退款”“虚假投资返利等骗局,鲜活案例让防诈意识深植人心;讲教育资助政策时,逐项讲解奖学金、助学贷款申请细节,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原则,变成听得懂、记得牢的暖心指南;急救培训中,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操作,这份民生服务包惠及100余户,发放手册120余份。村民纷纷点赞:这些知识实用得很,盼着多来几次!

c8f789d7ed2243d6a006b76006c7f584.jpg

实践团成员清理河道

268b0d619a894ad98d2c95ba21c6feeb.jpg

实践团成员入户宣讲资助政策

寻脉乡土续文韵,创献巧思续华章

实践团的身影穿梭在苗乡的青石板路与青砖黛瓦间,循着文化的脉络叩访根源。他们拜访村民杨鹏程和杨戬,听他细细拆解苗乡的文化密码:从杨盛勤公祭祀的肃穆仪轨,到四八姑娘节里染饭技艺中草木与糯米的温柔相拥;从农历六月六山歌节响彻山谷的嘹亮对唱,到婚丧嫁娶礼仪中藏着的宗族伦理与生命哲思;从特色乐器弦木间流淌的千年回响到巫傩祭礼中神秘图腾、古老韵律、庄严章法——每项民俗皆如苗绣经纬交织,织就苗乡精神图谱。“青年大多在外,长者有的离世,很多传统无人承继了。”村民向实践团吐露担忧,成员默默将苗乡民俗文化传承的难题记在笔记本上,埋头思考民俗文化焕发新生的出路。

26633069f5e7466d81009bc1989eed4e.jpg

村民杨鹏程向实践团展示苗族银饰结构

2dcf4e3091c34439a6915cf2412649ab.jpg

面具陈列展示

为解决苗乡传统文化传承断层问题,实践团以数字化保护+活态传承+旅游打卡”三维路径破题:通过拍摄26G民俗影像建档、量身打造文化宣传片等手段记录珍贵文化,其中文化宣传片《湖南城步柳林村:千年柳韵凝史迹,一脉村风蕴文魄》获学习平台推介,浏览量达29.6;在乡镇府会议室参加原生态山歌培训专项活动,文化馆唐武卫先生倾力教唱,从经典曲目《贺郎歌》到生活气息浓郁的《苗家姑娘打油茶》,共学唱原生态山歌10首婉转悠扬的苗语歌声不仅传承了民族音乐瑰宝,更激活了苗家文化传承的青春力量。

实践团打造特色乡土体验文旅线路,锚定水坝、古树、同心广场三大地标,通过生态化改造与文化赋能,构建记录-活化-延续的文化传承生态链。对百年水坝实施生态化改造,增设便民步道与文化元素;古树设计融入历史古韵,实现传统地标与现代观赏需求融合;结合稻花鱼之乡特色打造主题雕塑,以产业反哺文化传承,将同心广场建设为集红色教育展陈、非遗活态展演、村民议事空间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地标。

7280a636f2b544ecae982c47c13ead1f.jpg

原生态山歌学习现场

16b0dab8ad9f4b42a29c04a6b1663849.png

实践团成员对水坝进行实地设计考察

9bea7db85ad44fb1b6beecb3af91b204.jpg

文化宣传片成效

支教传薪播星光,致敬岁月续红魂

教室里的阳光碎成金箔,落在孩子们稚嫩的笔尖和志愿支教队员翻动的书页上。队员们带着孩子们模拟落水场景,手把手教划水自救的动作,把“远离危险水域”的警示刻进记忆;百年党史课堂上,连环画与老照片铺展开时光长卷,从红船精神讲到脱贫攻坚,孩子们在“为什么红旗这么红”的追问中,触摸历史的温度。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追着团队成员的身影,回答问题的声音饱满有热情——那些被播撒的知识种子,正悄悄在心田里发着芽。

afa9d546b6e446ab808de2403bd974d4.jpg

支教活动合影

步履行至老党员唐老喜家中,探索用生命年轮写就的初心史诗。粮田建设时的冲锋到村务奔波劳累的坚守,每一个故事都浸着泥土的芬芳与热血的温度。那些奉献与担当的叙述,与苗乡民俗里的坚韧基因相互激荡,正如实践团成员叶金宇所说苗乡的精神河床,不仅沉淀着民俗文化的温润卵石,更奔涌着红色基因的炽热激流。这位老党员践行一生的信仰,正化作湘西南群山中不灭的星火,照亮青年一代扎根乡土的长征路。

aca7f1dbd93e465fbcf393fa523f8a66.jpg

老党员唐老喜向实践团讲述奋斗历史

暮色漫进会议活动室,红色影片的光影在墙上流动。支教队员、村民和孩子们聚在一起,看银幕上的英雄们在烽火中冲锋,在困境中坚守。当《志愿军:存亡之战》的光影在银幕上亮起,孩子们紧盯着画面里冰天雪地中的冲锋、弹火硝烟里的坚守,看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用赤诚之心守护家国。有孩子悄悄拽着队员唐美琪的衣角问:“他们不冷吗?”唐美琪指着银幕上飘扬的红旗轻声回答:“因为心里装着比冰雪更炽热的东西呀!”当看到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守护家园,孩子们攥紧了小拳头;当听到“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呐喊,队员们的眼眶悄悄发热。

4c0f93e2215b48c994392a506b257a25.jpg

红色观影活动合影

深察基地明肌理,直播电商赋新能

日炙烤的田垄上,实践团成员的草帽与大棚蔬菜共绘丰收序曲。实践团成员扛着这份灼热,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过田垄棚区。他们俯身观察作物的生长状态,用卷尺丈量株距,和农户蹲在田埂上细聊种植周期与销路瓶颈,记录了20组土壤样本数据,整理出“高山云雾灌溉”“有机肥发酵工艺”等6个核心卖点。”笔记本上的字迹被汗水洇开又迅速风干,每一笔都浸着对产业肌理的探究

WPS图片11.jpg

蔬果基地副管理员向实践团领队老师讲述销售困境

日头偏西时,成员们与基地工作人员聚在一起,用最直白的语言教农户们摆弄镜头:“在直播时可以把镜头往点,让大伙儿看看这果实挂在枝头的样子”“说话不用急,就像平时跟邻居唠嗑似的,讲讲咱这果子甜在哪。没有花哨的设备,只有真诚的互动,农户们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慢慢敢对着镜头比划着介绍自家的作物,眼里渐渐有了光。团队指导老师蔡美玲在会上特别指出:“未来不仅可以形成直播带货模式,更可以将800米海拔的生态故事点,讲好自然馈赠与人文底蕴交织的品牌叙事。”

355d446933c84e6c89997e7a26ef6c03.jpg

实践团领队老师为基地电商培训

太阳初升,当田间架起直播支架,翠绿的猕猴桃与远处的云海同框,2000人次的云端注视让苗寨的清甜穿透屏幕。实践团成员创新加入“文旅视角”:镜头从果实特写摇至远处的雪峰群山,队员们还为观众演示“古法除草”“堆肥发酵”等传统农耕技艺。风从棚外吹过,带着瓜果的甜香,也带着农户们一句句原来这手机真能把咱的东西带出去的感叹。在烈日下挥洒的汗水,正悄悄浇灌着一条从土地通向远方的基地产业振兴之

50607bfabad14eea8efaa2c7ecb58f67.jpg

实践团成员直播展示正在生长的猕猴桃

4878cdfb4e334619814412535e0638bf.jpg

实践团成员与基地工作人员电商培训合影

青春沃壤深耕处,乡村振兴建功时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芙蓉学子团队青春沃壤的蓬勃生命力深耕乡土,在泥土课堂中完成从知识接受者发展赋能者的蜕变,将专业智慧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养分供给”,通过田野调查需求匹配方案落地闭环机制,在基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构建实践根系网络”。他们不仅以青春源代码”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更通过青年实践共同体乡村振兴新生代的代际传递,以赤子之心扛起时代使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通讯员:万希凤、蔡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