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队伍建设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队伍建设

【芙蓉学子】青春筑梦润乡土,学子放歌暖柳林

暮色渐染苗乡,歌声点亮村寨。7月16日,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蒋坊乡柳林村议事广场上,湖南科技大学“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实践团搭起简易舞台,一场以“青春聚力,文化振兴”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让苗寨的星空下涌动着最质朴的温情。

当《快乐崇拜》的前奏划破暮色,九位实践团队员踩着鼓点跃入舞台中央。台下,三岁孩童挣脱奶奶的手,晃着羊角辫随节奏摇摆;纳凉的村民放下蒲扇,纷纷涌向台前,手机闪光灯如繁星坠入暮色,与舞台灯光交织成河。这支活力四射的开场舞,像一股清泉淌过村寨,瞬间消融了城乡的距离,让青春的节拍与乡土的心跳同频共振。

image.png

实践团与小朋友们合唱

“永远的紫荆花,在爱之下,茁壮发芽......”实践团成员蹲身与孩子们手拉手一起随着歌声摆动,孩子们稚嫩的歌声里满是纯真与向往。广场舞教学环节成了最热闹的文化课堂。实践团成员手把手教大妈们调整脚步,72岁的杨奶奶学得最认真,布满老茧的手紧紧跟着实践团成员的动作,银手镯碰撞出清脆的节奏。“城里娃娃教得细,比电视里清楚多喽!”她抹着额头的汗笑道,眼角皱纹里盛着满足的光。

“唐奶奶来喽!”随着村民的欢呼,81岁的唐老喜奶奶被扶上舞台。老人颤巍巍整理好衣襟,当《歌唱祖国》的前奏响起,她挺直腰背,浑浊的眼睛里迸出光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她的声音带着岁月打磨的沙哑,却比任何专业唱腔都更具感染力。

image.png

实践团与村民们合影留念

这场持续一个半小时的文艺汇演,虽无华丽舞美,情感共鸣却格外真挚。村民与学子在歌声中相知相融,传统与青春在互动中碰撞共鸣。孩子们稚嫩的歌声、老人沙哑却坚定的合唱,以及广场舞教学时银手镯碰撞的清脆节奏,共同编织出一幅生动的文化交融图景。没有专业舞台,却让城乡距离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消融,为苗乡的夏夜添上了一抹青春助力文化振兴的亮色。